顺平县考察团到定州市考察

对登记建档的入河排污口定期开展监测,并按月公开监测结果。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产值超8万亿元,年增速1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时期分别下降35%和近40%基础上,2021年进一步下降7%

顺平县考察团到定州市考察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产值超8万亿元,年增速10%以上。日前,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北京7月4日电 记者从工信部获悉,今年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时期分别下降35%和近40%基础上,2021年进一步下降7%。钢铁、石化化工、纺织等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大幅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工信部统计显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时期分别下降28%、16%的基础上,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截至目前,督察反馈的50个具体问题中,整改时限为2021年底的7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其余43个问题整改时限分别为2022年年底、2023年年底和2025年年底,均正有序推进整改。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引下,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攻坚,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绿色转型,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制定颁布长江保护法一场场生态保护攻坚战在长江沿线打响。

曾经,过度开发下,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一度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据统计,仅2021年,长江两岸就完成营造林1786.6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391.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574.7万亩。另一方面,也是为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打基础、作准备。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王英才介绍,这一方面可以准确识别水生态问题,引导地方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在700里荆江起始点的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建设如火如荼如今,从高空俯瞰,长江绿带愈加明显。

顺平县考察团到定州市考察

人水和谐改革探索有序推进取样,分离泥水,提取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样本连日来,长江江西九江段,中国环监008号监测船正在进行水生态监测。水生态监测工作旨在摸清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家底。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汪元程说。同时,经济的含绿量也在增加。

继2020年之后,长江干流水质再次全线年均值达到了Ⅱ类,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均为优。据了解,5月8日起,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的工程师们已经完成横跨青海至上海的长江干流、8个重点支流和重点湖库的331个点位的水生态监测。绿值增加保护理念深入人心近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一年一度的《长江泥沙公报》,一组数据格外醒目:2021年,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2021年的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年输沙量除直门达站偏大外,其余各站均偏小20%至99%。这意味着,关系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制度变革正在有序推进中。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引下,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攻坚,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绿色转型,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制定颁布长江保护法一场场生态保护攻坚战在长江沿线打响。曾经,过度开发下,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一度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顺平县考察团到定州市考察

一到夏天,在湖北宜昌葛洲坝下游江段,成群的江豚开始活跃起来,拖家带口,逐浪嬉戏。望闻问切,追病源、诊病因、找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

在湖南岳阳、安徽马鞍山、江苏扬州江豚逐浪成为长江沿线城市一景。作为长江的旗舰物种,伴随长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这一江段的江豚家族连年添丁,已经发展到3个族群20多头。几近绝迹的珍稀生物回来了,烟囱林立的化工厂整治了,又脏又乱的采砂码头消失了仲夏时节,漫步长江两岸,只见水清岸绿、草木葱茏。从警13年的长江航运公安局民警严谨说:巡江的时候,经常见到一团团小鱼苗,数量众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占据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全国半壁江山的长江经济带,通过上下游协同、左右岸联动,逐步形成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集聚区,正在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通过把企业聚起来,让产业链条循环起来,管住污染总出口,完成化工产业整体蝶变跃升,园区产业关联度提升至78%,最终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率、三废排放、单位GDP能耗一升两降。

长江水生生物数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劣V类占0.1%,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数据大幅改善的背后是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持续推进。鱼翔浅底旗舰物种频频现身看,小江豚游过来了。

据统计,仅2021年,长江两岸就完成营造林1786.6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391.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574.7万亩。在700里荆江起始点的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建设如火如荼。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王英才介绍,这一方面可以准确识别水生态问题,引导地方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局长徐翀说,经过多方努力,长江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全长江流域齐抓共管、保护生态的格局基本形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为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打基础、作准备。在最为重要的水质方面,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长江流域监测的1017个国考断面中,优良的水质断面占97.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母亲河焕发新颜,生态持续改善。他表示,长江保护修复攻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重道远,还需要继续努力、持续发力。

减污、扩绿、增长,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经济业态不断涌现。增减之后提质增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作为湖北省破解化工围江、承接化工企业搬迁改造的重要支点,姚家港化工园将绿色承载力作为园区规划和发展的核心指标。

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是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基础《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目前已达到70%以上的城市原则上比2020年高5个百分点。《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

黄河流域干支流污水处理基本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近日,《关于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实施。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8400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65%左右。全省城市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

同时推动智能绿色升级,将全省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医疗废物处置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医疗废物闭环管理、定点定向、全程追溯。全省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区及兰州新区城区全部建成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